報稅該選列舉還是標準扣除額?不可不知的節稅撇步看這裡

by Chloe 2020-05-21

報稅季大家最常遇到的問題之一,就是「我到底要選標準扣除額還是列舉扣除額呢?」因為這不僅攸關可以幫自己扣除掉多少的所得總額,若經國稅局核定後也就不能更改,可能對納稅人較為不利。


因此,這次小編不只要帶大家認識「標準扣除額」和「列舉扣除額」有何不同,也會幫大家彙整「列舉扣除額」中,到底有那些項目可申報節稅呢?只要注意以下3大重點,報稅其實比你想像中還要容易!


05/13更新:因應疫情升溫,財政部拍板,綜所稅、營所稅申報延長1個月,至6月30日止。

取自臺北國稅局稅務小精靈 臉書

一、「標準扣除額」和「列舉扣除額」差在哪?

首先,當納稅人在報稅時就可發現,「標準扣除額」或「列舉扣除額」都被總稱為所得稅的「一般扣除額」,並且,無論你是臨櫃到報稅機關申報,還是直接在網路上報稅,都可二擇一、選擇對自己較有利的報稅方式。

 

而若以109年度的綜所稅申報標準為例:

1.標準扣除額:

意指不需要提供任何單據就可以直接扣除。每位單身民眾享有12萬元的扣除額;若是夫妻合併報稅的話,則合併計為24萬元

2.列舉扣除額:

即是檢附單據、改採一一列舉出各個項目來扣除。其中,包括:保險費、醫藥及生育費、房貸利息、房租支出、捐贈、政治獻金等10項可列舉申報。換句話說,只要納稅人可申報的列舉扣除額合計總額,超過每人標準扣除額的12萬元,選擇列舉扣除額就會比較划算。

二、「列舉扣除額」有哪些項目可申報?

1.捐贈:

(1)慈善團體:適用範圍包括對教育、文化、公益慈善機構,以及政府合法立案的宗教團體等捐贈金額或實物,可扣除的金額上限為綜合所得稅的20%,例如:添香油錢、出資贊助蓋廟、在教會奉獻,都可列舉扣除。再者,報稅時也需提供收據正本才能列舉扣除,但如果網路申報系統上可以查得到,就不必檢附喔。但需留意的是,像是安太歲、點光明燈或支付塔位等費用,因為有對價關係的支出,也就是對方有提供勞務,就不屬於捐贈、不能列舉扣除。

 

(2)政府機關:而若納稅人是針對政府機關捐贈,如國防、勞軍、古蹟維護、捐贈土地給政府等,則是核實認列、無扣除金額限制

 

(3)私立學校:至於納稅人直接對指定私立學校的捐贈或是透過「財團法人私立學校興學基金會」對私立學校的捐贈,則會因捐贈對象不同,可列舉扣除的限額也不相同。簡單來說,若納稅人對指定xx私立學校捐贈金額,則扣除額不得超過所得總額50%;而若是透過「財團法人私立學校興學基金會」不指定特定學校捐款,則可全數扣除

 

(4)政治捐獻:而若是對政黨、政治團體及擬參選人捐贈的「政治獻金」,也可申報扣除。但可扣除金額限制為,個人對同一擬參選人每年捐贈總額不得超過10萬元,且每戶捐贈總額不得超過所得總額20%、總金額不得超過20萬元

 

以上介紹的4種「捐贈」可列舉扣除額項目的適用資格對象,則包括:納稅義務人、配偶、受扶養親屬等。

取自photo AC

2. 保險

再者,就所有列舉扣除額項目中,「保險費」也是納稅人最常列報的項目之一。並且又可細分為以下2種:

 

(1)人身保險費:包括壽險、健康險、傷害險、國民年金、農保、勞保、軍公教保險等費用,都可以列報扣除、核實認列,但每人每年最多扣除2.4萬元,且被保險人與要保人需在同一申報戶。

 

(2)健保費:至於健保費用則可全額扣除,不受金額限制,且以被保險人眷屬身分投保者,不用與被保險人同一申報戶。換言之,即使不在同一個申報戶,只要有撫養就可列舉親屬健保費。

 

而以上的適用資格對象,則包括:納稅人、配偶以及受扶養「 直系」親屬。

3.自宅

房貸族最關心的「購屋借款利息」(俗稱房貸利息)扣除額,則需符合相關條件:1.房屋登記為納稅人、配偶或受扶養親屬所有;2.辦妥戶籍登記,且無出租、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;3.配偶的房屋由納稅人借款,兩人為同一申報戶;兩個門牌的房屋打通只能擇一列報等。至於可扣除的額度則是,同一申報戶只能列舉一戶,每年每戶上限30萬元,但需要扣掉特別扣除額中的儲蓄利息後,核實認列。

4.租屋

而若是租屋一族,申報「房屋租金支出」時,則需符合以下條件:1.納稅人、配偶及受扶養「直系」親屬在國內租屋自住;2.檢附租約及付款證明影本;3.檢附於承租地址辦妥戶籍登記的證明或載明確實供自住、且非營業使用的切結書等。至於可扣除的額度則是,每年每戶上限12萬元,且和上述的「購屋借款利息」扣除額,只能二擇一扣除。

取自photo AC

5. 醫藥及生育費

另外,也是納稅人常遇到的「醫藥及生育費」扣除項目,則以公立、健保特約及財政部認定的醫院為限,沒有金額限制,但已有保險給付部分不能扣除;若因病在國外就醫,可檢附國外公立、財團法人或大學附設醫院證明,就可申報扣除,已有保險給付部分、交通費、旅費等不能扣除。

 

除此之外,以「醫藥費用」中常見的掛號費及部分負擔的費用,如果是因治療牙病所需的鑲牙、假牙、植牙及齒列矯正的醫療費及器材費,也可扣除;不過,若是以美容為目的的植牙、齒列矯正、整形或坐月子支出等,因非屬醫療性質,不得扣除。

6.災害損失

最後,像是財產遭受災害損失的情況等,則是沒有金額上限、核實認列,但需附上相關證明。另外,像是保險賠償、救濟金、財產出售部分就不可以列入扣除。

三、「標準扣除額」、「列舉扣除額」選哪個最划算?

看完以上可歸類為「列舉扣除額」的10個項目,是不是該來小試身手了?舉例來說,若小灰一家人是雙薪的4口之家,保險費6萬元、醫藥費2萬元、購屋借款利息22萬元,列舉扣除額合計30萬元(6萬+2萬+22萬),較標準扣除額的24萬元高出6萬元。因此,小灰選擇「列舉扣除額」會比較划算,若適用稅率12%,將可少繳7,200元(6萬×12%)。

 

最後,小編也要再提醒還沒報稅的求職朋友們,今年所得稅申報期限只到5月底,並沒有延長申報,加上可列舉扣除額的項目實在不少,每個項目基本上也都要檢附收據,大家不妨趕緊試算看看,哪一種方式才能減輕稅負、對自己的荷包比較有利,以上節稅攻略就提供給大家多多參考囉!(我想你還喜歡:職場新人報稅看這裡!年薪在這金額以下就可免繳稅

2024_畢業季迪士尼_站內廣告_浮動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