預扣所得稅、扣繳憑單是什麼?公司報稅前要先知道的事情

by Swingvy 2024-06-01

文/Davina Huang


進入到大家最崩潰「五月報稅月」,雖然說多數的企業應該在一月底前,就已經向稽徵機關申報去年度全年度的扣繳、免扣繳憑單、股利憑單及各類相關憑單,不過!你可不要以為這樣就沒你的事,還有一個叫做「扣繳憑單」的東西,不但常常會被遺忘,更有可能因此產生勞資爭議,小編這次就是要來教大家如何解決這個問題!

攝影師:Nataliya Vaitkevich,連結:Pexels

公司一定要預扣員工所得稅嗎?

相信如果是在人資圈打滾一段時日的 HR,在新人報到的時都常常被問到一個問題:「這個所得税預扣選項需要勾嗎?」到底要不要硬性規定幫員工預扣所得税?這點真的見人見智,不過如果你所任職的公司本來就有這個習慣,或是有員工有提出需要先行扣繳所得稅,那麼你當然就需要這麼做啦!

圖/Shutterstock 商用授權

所得稅扣繳憑單其實很重要?

如果你的所屬公司是需要代扣所得稅的人,除了在線上申報後,還需要再完成一個步驟,那就是「列印」所得稅扣繳憑單!為什麼需要「列印」所得稅扣繳憑單呢?簡單來說,在所得稅法第 88 條中,規範著許多有關扣繳之規定,既然公司「依法」提前扣繳所得稅,除了需要線上申報的時候彙報稽徵機關查核外,也要將這些憑單發放給員工,讓員工知悉這筆每個月從他們薪水中不見的錢到底何去何從。

雖說為因應無紙化數位時代,所得稅法已修正為:針對各式憑單採「原則免填發,例外予以填發」的方式,只要在符合一定情形下,雇主就可以不用再寄發憑單給納稅義務人(你的員工)。

因為納稅義務人(你的員工)沒收到扣繳憑單而漏報所得,會被補稅及罰款。因此普遍狀況下都會要求雇主提供,相關法規也都規定必須補發且不得拒絕!所以說,小編認真建議雇主還是統一發放,免得每個人一到五月就在你的辦公桌前面排排站,你真的會被煩死欸(喂)

圖/Shutterstock 商用授權

為什麼員工需要所得稅扣繳憑單?

當然,很多初入門的人資也很想知道,為什麼員工這麼需要這張扣繳憑單呢?除了是怕漏報所得,多數員工更是想知道「給付總額」這一欄,到底數字和自己所算的有沒有不同!

「給付總額」說明白了,就是在所得期間(通常是指前一年度)應該實際要領到的金額,如果有扣繳所得,則會顯示扣繳率,在一般的狀況之下,薪資所得的扣繳率會是「5%」,計算出扣繳稅額後,最後會有個實際給付淨額。

就小編之前所聽過的案例,有些公司會低報「給付總額」,員工回去查證後,更發現到勞、健保也跟著低報。在勞保加保在公司的情況下,勞保費的負擔分別為勞工20%、政府10%、公司70%,勞工可獲得包括女性生育給付、傷病給付、失能給付、老年給付及死亡給付等保障。雖然「高薪低報」可為勞工與公司省下部分勞保費支出,但此舉不僅違法,上述所提及的勞保相關保障,當然也全面縮水。

當然,如果被員工發現的話,不但有機會被員工向勞保局提出檢舉,公司也可能因「高薪低報」面臨判刑、賠償及罰鍰等風險。所以小編還是強烈建議不要這麼做啦!

圖/Shutterstock 商用授權

等等......原來還有薪資扣繳?

除了所得稅扣繳,薪資扣繳同時也是企業最常詢問項目之一。依據《薪資所得扣繳辦法》規定,薪資扣繳有二種方式,一般而言,不論是公營事業或私人公司,按月給付給員工的薪資,應該要請受領人填報免稅額申報表,有填表的員工,就是依據當年度政府頒布的《薪資所得扣繳稅額表》所訂金額來辦扣繳。以今年(2023年)為例,通常依循上述管道填表的員工,月薪在 86,001 元以下,雇主都可以不必代辦薪資扣繳。另外一種方式則是本篇文的重點,也就是「按照給付總額來扣取5%所得稅」的這種唷,忘記的人我們滑到上面再看一次!


感謝各位這麼認真的看完小編的税税念,文章的最後,當然也要大放送一下懶人包範本給大家下載唷:點我下載完整版扣繳憑單範本(給員工的電子版)



本文經Swingvy授權刊登,原文刊載於此,請勿任意轉載!

2024_畢業季迪士尼_站內廣告_浮動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