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主管要扛多少責任?管理者與下屬該如何區分工作職責,前富士康副總裁現身說法

by 商周出版 2023-07-10

文/前富士康集團副總裁 程天縱


我在服務過的企業當中,受惠普的影響最大,不僅因為在惠普工作的時間最長,也因為從基層幹起,一直到中國惠普總裁,這一路上惠普對我的培育力道也最大。


1979年初,我進入惠普台灣分公司服務,雖然在先前已經有三年的工作經驗,還是從最基層的「實習工程師」(staff engineer)幹起。這個職位翻譯成「實習工程師」相當貼切,就是剛進入公司、一切從頭學起,同時也協助正式的「業務工程師」(sales engineer)處理一些瑣事和雜事。在學習階段結束之後,還必須通過層層考核,才能晉升為正式的業務工程師,如果沒有通過考核就會被解職,最終離開公司。


即使已經有三年業務經驗,我的學習和實習階段仍然長達十個月。在這個期間,除了學習惠普電子測試儀器的技術、操作、應用、簡報之外,我對於惠普的歷史特別有興趣鑽研。


在這段時間學到的事情之中,有兩件事情讓我印象特別深刻。

圖片來源/取自shutterstock

一、沒有人事部門

惠普公司創立於1939年,可是直到1957年,也就是在創立18年後,才成立了公司的「人事部門」。是的,當時訂定薪酬、考核等人事有關制度的部門,就叫做「人事部門」,還沒有如今「人力資源」如此有學問的名稱。


當今世界的網路和高科技公司,確實有人嘗試不設立稱為「總部」的功能性組織,主要的依據是,進入網路時代應該要「去中心化」、減少總部的控制,才能夠更有彈性和創新能力。但是,70年前的惠普肯定不是為了「去中心化」,而不設立人事部門。


惠普的兩位創辦人――比爾.惠利特和大衛.普克德堅持人性化管理。他們認為,管理者對於人才的「選、育、用、留」都必須負完全的責任,必須親自處理,不得假手他人。直到1957年,因為惠普的產品事業部門不斷增加,並且分散到全美各地,甚至歐洲,所以必須有一套制度、方法、標準,來訂定薪酬、做考績、決定升遷等,因此才成立了人事部門。


我在收錄於《創客創業導師程天縱的專業力》書中的第一篇文章〈我邁入經理人生涯的第一步〉,就提過我加入惠普台灣分公司的故事。


高我三屆的交大學長吳傳誠,親自打電話給我約吃飯,原來是想要招聘我進他的部門工作。我當時還問他,如何得知我的名字和電話號碼?為什麼不是人事部門來找我,而是作為部門主管的他親自打電話給我?他回答,招聘員工是部門主管的責任,不是人事部門的事,如果想要找到人才,必須部門主管親自去找,不能透過他人。


當我瞭解了惠普公司在創立之初的18年中,完全沒有人事部門的原因之後,對這一點更是感同身受。我自己經歷的故事,也印證了惠普「以人為本」的價值觀與文化

二、小而美的產品事業部門

惠普早期是一家做精密測量與測試儀器的公司,每個產品事業部門就是一個完整、獨立的單位,擁有自己的研發、製造、行銷、服務團隊。


1980年初,我與兩位台灣惠普的同事,一起到美國的工廠接受訓練,我們三個都是第一次去美國,自己租車跑了位於幾個州、不同城市的產品工廠。在科羅拉多春泉市的工廠,正好碰到每個月一次的工廠員工聚餐,由工廠總經理和高層主管來服務員工,他們穿上廚師圍巾、戴上白色的廚師帽,在餐台後面為員工分餐,令我大開眼界。


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,總經理和高層主管幾乎都能叫出每個員工的名字,而且都直呼其名。偶爾碰到叫不出名字的,一定是新進員工,就趁著配餐的時候多聊幾句,歡迎他們加入惠普的大家庭。因為惠普有個不成文的規定,就是工廠的總經理必須儘量認識每一個員工,所以當一個工廠成長到接近二千人的時候,就會拆為兩個工廠。


惠普的價值觀和文化認為,每個員工都是獨立的個體,部門主管必須尊重部屬,這就是人性化管理的具體表現。

圖片來源/取自shutterstock

企業存活關鍵之一:善用「企業價值鏈」

麥可.波特(Michael E. Porter)是美國知名的管理學家,也是企業經營策略和競爭力的權威,他以26歲之齡任教於哈佛商學院,成為該校歷史上最年輕的教授。他在2001年領導過「策略和競爭研究所」,也曾經擔任雷根政府「產業競爭力委員會」的委員。


他在1985年的《競爭優勢》一書中,提出「價值鏈」的概念,強調企業之所以能夠存活,主要是因為企業透過「增值流程」為客戶創造價值。這個增值流程就是企業的價值鏈,可以幫助企業在產業競爭環境中勝出。


企業必須利用「價值活動」得到更高的溢價,並且作為創造差異化的基礎,這也就是競爭優勢的來源。波特利用一個簡單的箭頭符號來代表一家企業,如下圖所示。

功能價值鏈。
功能價值鏈。圖片來源/商周出版社提供

我將波特的這個價值鏈稱為「功能價值鏈」。因為從一個企業組織來看,這些都是「功能部門」,同時也藉以和「產品價值鏈」做區分。


企業透過各種「價值活動」來將投入轉變成為產出,並且產生利潤。波特又把「價值活動」區分為「主要活動」,以及支援主要活動順利進行的「輔助活動」。波特的重點在於從企業的角度來檢視,找出如何透過「價值創造」來增加「競爭力」,然後擴大至產業和國家的競爭力,因此在1998年出版了《國家競爭優勢》一書。


我在本文中引用波特「功能價值鏈」的主要原因,在於企業內部的任何部門主管也都可以引用這個觀念,將它實踐在自己負責的部門上。企業內部的部門一定會有上游部門,而後者可以視為向自己部門提供「投入」的「供應商」。透過本部門的價值活動或增值流程「加工」,這些「投入」就會成為「產出」,而接受本部門「產出」的其他部門,就是「內部客戶」。


在輔助活動中,極為重要的一類就是「公司基礎結構」,其中包含人事、行政、財務、會計、法務、品質等的管理,也包含了組織架構、控制系統與企業文化等。而這些正是本章第一篇〈管理者的時間都花到哪裡去了?〉中所提到,部門主管必須花50%以上時間來做的「管理工作」:計劃、組織、領導、控管。


因此,從部門主管的角度來看,波特「部門價值鏈」中的「主要活動」應該是在主管的領導之下,由部門成員去完成,這也就是為什麼管理者也要花部分時間從事「職能工作」,而輔助活動正是部門主管應該花大部分時間去做的管理工作

管理者最常出現的錯誤:責任混淆

如果把波特的價值鏈用在企業上,那麼「輔助活動」就是為了更有效率地完成「主要活動」,而設置的功能性部門機構。但是把波特的價值鏈用在部門時,從部門主管工作和責任的角度來看,「輔助活動」反而應該是部門主管的「主要活動」。


於是,管理者就把自己的「主要活動」,也就是管理工作,丟給了包含人事、行政、財務、會計、法務、品質等單位的「公司基礎結構」部門。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明顯的一個責任混淆,就是把部門成員的「選、育、用、留」等工作,全丟給了人力資源或人事部門,反而不認為這些是自己的責任。

結語:管理者的責任究竟有多大?

到底管理者的責任有多大?管理者要做哪些事?其實部門主管和公司的總經理之間,並沒有多大的差別。部門主管要為部門負全責,公司總經理要為公司負全責,差別就在於主管的範圍有多大。


從我過去三十多年的職業生涯裡,總結出一點心得,與讀者們分享。優秀而遭到提拔的管理者,和平庸的、經常抱怨自己這匹「千里馬」遇不到伯樂的管理者,兩者之間的差別就在於是否清楚管理者該負的責任範圍有多大,以及應該花時間處理的管理工作是哪些。


這篇文章藉著惠普的人事部門故事,以及波特的價值鏈理論,來提醒現在還在職場上擔任管理者的朋友:如果想得到上級的賞識、不斷在企業金字塔組織中獲得提拔和晉升,就應該要有正確的心態和做事方法。(我想你還喜歡:員工離職率高不是因為錢太少?老闆必知的3大真實原因


本文節錄自商周出版管理者的養成:調心性、增能力、順組織、定方向、解危機,程天縱的40堂主管必修課一書,請勿任意轉載!

作者介紹


程天縱


電子科技業「大神級」專業經理人。1979至1997年服務於惠普,其中1992至1997年擔任中國惠普總裁,六年內使中國惠普的業務量成長十倍。1997至2007年擔任美國德州儀器亞洲區總裁。2007至2012年加入富士康擔任集團副總裁,2011年兼任集團子公司香港上市的富智康執行長。


2012年6月決定退休,2013年9月投入中國創客運動,協助指導創客創業,並成立「Terry&Friends」創客微信平台與臉書(Facebook)社群,除了線上交流,也在各大城市舉辦創客創業分享會,吸引眾多創業者前來尋求解惑,陸續輔導兩岸逾600個新創團隊。於2023年1月接任和椿科技董事長。


著有《創客創業導師程天縱的經營學》《創客創業導師程天縱的管理力》《創客創業導師程天縱的專業力》《每個人都可以成功》《創客創業導師程天縱的職場力》《創新有理》六本書。因其深厚專業與經歷,曾接受《經理人月刊》《數位時代》《商業周刊》《今周刊》、「關鍵評論網」等媒體採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