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履歷攻略3】想要人資馬上邀你面試?4技巧秒讓履歷含金量暴增
即使參考許多履歷範本,為什麼履歷看起來還是覺得很弱?好像怎麼寫就是寫不出專業感,但也不曉得差在哪裡。其實,除了版面設計以外,只要運用這些技巧,你的履歷就可以煥然一新、展現價值!
🔥 你想要的最夯工作都在這 🔥
一、運用關鍵字、行話
上一篇履歷攻略,在目標研究階段強調了關鍵字的重要性,但關鍵字的功能不是用來聚焦履歷內容而已,還會有額外兩個效果:
1. 當HR從人力銀行系統中搜尋履歷時,可能會直接查找特定技能、經歷或證照,有放入正確關鍵字的履歷,才會出現在HR的視野範圍,沒放關鍵字的履歷根本就不會出現。
2. 如果不是透過人力銀行履歷應徵而是投遞自製履歷,審閱邏輯其實也很類似,HR都是透過瀏覽關鍵欄位和關鍵字,快速判斷求職者的勝任度。通過初步篩選之後,才會仔細查看細部內容。
【履歷小技巧】
關鍵字的用意在於使用「行話」,行話是該領域中的人習慣使用、期待看見、會有反應的文字,通常也反映了專業層次與當前趨勢。因此關鍵字的出現,可以立刻吸引對方的目光。
二、具體描述
很多人在寫履歷自傳時,相關經驗雖然會帶到、但寫得不夠具體,因而無法有效地展現出過去累積的專業和經驗。
看過一份應徵市調人員的履歷提到「幫教授跑統計分析問卷」的經驗,內容很合理、也正確,但對方其實無法從中判斷這個人的能力水平。
站在企業的立場,對方可能會想進一步了解:這個人會使用哪些統計分析軟體和方法?處理過哪些類型的資料:分析過什麼議題、是否有政府單位或知名品牌合作經驗、研究過哪些產品和產業?資料可以處理到什麼程度?有用過樞紐分析嗎?能不能獨立完成?效率如何?研究報告完成之後,帶來的實質貢獻是什麼?寫得越具體,對方越能了解你的能力水平。
【履歷小技巧】
這邊需要注意的是:不要寫得太瑣碎變成流水帳,必須先思考到底想呈現什麼職能。有人把餐廳外場的經驗寫得非常仔細:「負責客人帶位、倒水、點餐服務、維護清潔,收拾碗盤、清理環境,再佈置桌面。」但這些屬於比較基本的事務處理,也是一般外場的共通能力,因此可以選擇強調其他面向。
三、有感技巧—量化
量化技巧在網路上有很多教學,算是具體描述的一種延伸。我在系列第一篇文章裡面提到的預算規模金額、流程改善數據、工作績效表現、顧客滿意回饋等部份,都是可以數據化呈現的內容。一般在文案撰寫的時候,通常也會強調數據呈現,很多網站也會運用這種方式呈現過去的累積,可以有效地吸引受眾目光。
【履歷小技巧】
有些人可能覺得實際數字不好看,例如: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好不容易讓粉絲人數從50人變成200人,於是寫上「成長400%」這種浮誇的數據...但須留意的是,若沒有寫實際數據、只有寫比例,通常還是會被打折扣。
四、前面分項拆解之後,最後提供一個整合架構—BAR
要描述一段經歷時,可以拆成三個部份:Background背景 + Action行動 + Result結果。有些履歷顧問會教STAR技巧,但根據隱者個人實際操作和運用的經驗,實在很難分成四個部份,所以我通常以區隔出三個部份為主。
1. Background背景
描述背景條件,是為了襯托你的能力。如果工作進行時存在限制:預算不多、時間很趕,或沒有人可以支援專案,那麼即使其他人也有類似成就,但相較之下,你的環境條件更加嚴苛,此時你的能力價值就會被凸顯,因而從競爭者當中脫穎而出。
舉我的演講經驗來說:「擔任講師第一年即累積超過40場次演講經驗,演講人次突破2,000人。」因為資深講師累積的演講人數,一定遠遠超過我的經驗,所以要把「第一年」這樣的先決條件說出來,當成判斷的依據。
2. Action行動
在任務中做了什麼,這是大家都會寫到的內容,但容易流於表面。可以參考上述第二點來撰寫這個部份,將工作內容寫得具體到位。
3. Result結果
有數據資料的成就,就以數字呈現工作成就,參考上述第三點撰寫。例如:負責預算規模、取得多少專利、績效表現排名、成本改善/效率提升數據、服務滿意度回饋等等。沒有數據的話,可以嘗試用經典案例展現工作品質。
文章獲 隱者的旋律 部落格 授權,請勿任意轉載!
作者簡介
陳韋丞,是一位職涯規劃師,取得美國認證的生涯發展諮詢師資格後,現為MAYO鼎恒數位科技的產品經理,也是知名媒體關鍵評論網、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和SmartM人才培訓網等媒體的職業生涯專欄作家。
專業領域涵蓋職涯定位、職場策略、履歷優化、模擬面試、升學輔導、心理測驗解析、生涯牌卡諮詢和生命設計等,目前累積各大專院校和政府機構演講與工作坊超過200場、實體觸及人次近20,000人,諮詢年齡範圍從高中生到中年上班族。多年來幫助許多人找到理想的工作方向。
我認為:「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選擇,只要做出一次更好的選擇,命運就會開始改寫。」在升學和職涯的道路上,許多人感到迷惘、甚至選擇不適合自己的方向而痛苦。我過去也一樣迷惘又痛苦過,因此走上職業生涯諮詢的道路。職業生涯方面的問題,歡迎找我諮詢,我們一起找出當下最能平衡理想與現實的最佳策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