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工作跟你想的不一樣該留下嗎?3原則讓你秒懂如何自保

by Chloe 2019-11-05

許多人到新公司報到後,常常有適應不良問題,一方面要融入與理解新公司的人際關係網,一方面努力投入新的業務事項。常常會在這時候懷疑自己,這是一間好公司嗎?這間公司適合我嗎?雖然說,工作原本就不可能是只做自己想做的事,但若是這間公司與你的預期落差太大,以下這些跡象,可以讓你重新思考下一步。


取自pixabay


我有位朋友在與一間新媒體談下一份工作時,很高興拿到了「專案總監」的頭銜,終於可以不只是 AE 的他很高興的入職新公司,試用期三個月內卻壞事不斷,他不但沒有享受到總監的頭銜,更身兼公司雜工。事實上,這個公司體制小,總監顧名思義就是什麼都得兼,他不僅要處理許多基礎文案、拍攝活動影片,甚至偶爾還要幫老闆跑腿。事實上,他在面試時犯了一個錯,除了自告奮用地說自己「什麼都願意做」,還承諾願意「共體時艱」。請相信我,「耐操」與「奴工」是兩件事。評量自己目前的年資與職場身價,合理的範圍內,行使自己的專業,做好那只有 30% 人會做的事,會比你把時間花在一件 100% 的人都會做的事更好。

 

還好有三個月的試用期,公司評估你的時間,你也在評估這間公司。如果你在入職新公司時出現以下幾項,或許比起保持漂亮履歷,你更應該思考自己該在這裡多久。

Photo by mentatdgt from Pexels

(一)工作內容與預期差很大

 

老話說合理的是訓練,不合理當磨練,很多職場人常常這樣安慰自己,但我也想告訴你,若你已有工作經驗、並發展出自己的才能,值得去一個更賞識你的地方。工作內容與談好的難免有點落差,在合理的範圍內可以承擔。但像是「工作層級、職級與當初談好的不符」,你要相信這種被欺騙感是真的,建議你可以先釐清公司組織、與上司討論過後,試試看是否可以爭取到原先的方案。


(二)人際關係網磨損大

 

其實職場本來就不是交朋友,這裡的關係網磨損大,指的是溝通摩擦常要耗損你的工作效率。比如說,原先你一份跨部門專案的報告對象只是主管,卻發現中間多了一層其他部門的人,這可能就讓你頓時多了一個主管,常常會收到不同的回饋。又或者公司的茶水間文化很嚴重、有明顯的分化影響工作、產生大量資訊不對等,這也可能讓你想要慎重考慮,自己是否應該去一間更重視專業的企業。

 

取自pixabay

(三)公司發展目標跟我想的不一樣

 

企業本身就會根據前景調整方針,假設入職後發現公司原先給予你的承諾,已經跟隨目標調整,也可能會讓你退卻。例如進到一家新媒體公司,該公司一直往科技線發展,而你正好想要深入自己 AI 的專業知識,藉此在五年內跳到下一間公司,但是公司因應調整項目捨棄了科技線,讓你去做美妝產業,若你考慮自己的下一份工作、與想成長的能力,又不可能改變公司目標,我想在合理的情況下申請離職是可以被接受的。

 

發生以上問題,你都可以先思考「這些狀況是可以被改變、有商量空間嗎?」進一步想想,整間公司內是否有你可以調轉、更適合的職位。也會建議你在進入新公司時進行有效的向上管理,有什麼問題馬上跟主管確認與詢問,免除自己的迷惘。將所有情況拉遠到試用期的三個月,畢竟找到一份好的新工作不容易,三個月內一邊調整你與新公司的磨合,一方面也可以物色觀望新工作。在轉職前,謹慎思考「我有足夠能力轉職嗎?」、「我可以換到更好的公司嗎?」客觀地審視你與工作預期之間是否存在落差。

取自pixabay

若是以上努力你都嘗試過,也已經跟你的主管取得共識,瀟灑轉身,未嘗不是一個更好的選擇。但若是你已經轉換了三間公司都發生這樣的問題,必須謹慎思考:究竟是我心力不足、還是公司不夠好?曾經有求職網站統計出新鮮人離職率最高,平均有 30% 的人撐到三個月就離職,年輕確實有犯錯的空間,但不可能有一間公司的企業文化與工作內容完全符合想像,若是在其中,你可以為自己的學習賦予意義,並找出符合你長期職涯的學習主題,設定好時間階段,與自己希望做到的代表作,以及透過公司接觸的人脈,期望獲得能力的投資等,或許也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!

2024_轉職潮_站內廣告_APP_W_01_Web_右下浮動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