趁假日補眠、水果吃越多越好、不吃飯瘦更快?這幾個健康迷思你有嗎?

by Momo’s 職感生活 2022-04-25

年過三十,很明顯地感受身體不如二十歲時耐操,彼時熬夜是家常便飯,就算凌晨四、五點才睡,早上起來仍然神采奕奕,現在則是偶爾加班趕報告,隔天就覺得全身酸痛、疲倦。


MO編也清楚感受年齡在身體的作用力,因此越來越注意健康保健資訊,這才發現原來有些我們以為能維護健康的方式,其實是個誤區,做多了反而影響健康,今天就來告訴你MO編以往覺得沒什麼大礙甚至覺得有益健康,但其實不是這樣的四大健康迷思。

(圖片來源/Shutterstock)

迷思一:睡眠不足也沒關係,假日補眠就好?

(圖片來源/Shutterstock)

「一天能做的事很多,不想總是賴在床上。」MO編以前也是這樣認為,學生時代就習慣晚睡,出社會後因為衝刺工作常常加班,有時回到家吃飯洗澡也接近午夜,當時才二十初頭,很享受如此忙碌的成就感,如果睡不夠那就利用假日補眠就好了!


這樣過了三十年似乎也相安無事,但這兩年卻發現身體出現警訊:只要某一陣子常熬夜,左肩就會十分酸痛,偶爾胸腔也會悶悶的,這才覺得不對。


原來研究指出,睡眠時間不足 6 小時,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將會增加一倍,且一到週末就賴床,睡到中午過後才起床,則可能會引起反效果越睡越累,嚇得我趕緊開始改善自己作息,避免猝死的機率。

迷思二:不吃碳水化合物簡單又瘦得快?

(圖片來源/Shutterstock)

最近減醣飲食、生酮飲食十分流行,這兩種飲食方式主要都是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,但許多人沒有徹底研究其原理,就貿然將澱粉類等的碳水化合物捨棄,完全不碰白飯只吃菜與肉,長久下來身體代謝就會出現問題。


MO編就曾是如此,一心想要減肥瘦身,直接斷絕碳水化合物,雖然瘦得很快,但沒有多久就開始掉髮、生理期也變得不固定,這是飲食不均衡、營養不良常見的問題。後來聽取營養師的建議,主食改為糙米、燕麥、地瓜、南瓜等營養完整且高纖的優質碳水化合物,並搭配好的蛋白質食物、大量的蔬菜,杜絕加工食品,一樣變瘦且更健康。

迷思三:水果是原型食物,吃越多越好?

(圖片來源/Shutterstock)

很多人都有個迷思,認為水果是「原型食物」,所以吃越多越好,或是減肥時不吃飯只吃水果,但其實這樣的認知是錯誤的!


雖然大部份水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、膳食纖維、鉀、葉酸等,而這些成分對人體都是有益的,但同時水果擁有糖分,有些甚至極高,過度攝取只會造成身體負擔,且如果減肥只吃水果,更是缺乏身體所需要的鐵質、鋅質、礦物質、蛋白質等而營養不良,凡事過猶不及,均衡飲食才是王道。

迷思四:均衡的飲食、充足的睡眠、適當的運動超健康!

(圖片來源/Shutterstock)

相信大家都知道,想要身體健康,均衡的飲食、充足的睡眠、適當的運動十分重要,但也因此有些人強迫自己一定要照此規律行事,只是稍微吃點零食,超過11點還沒有睡,或是一天沒有運動就開始產生罪惡感,這反而造成心理壓力而影響身體,因此健康除了以上三點外,也要有所彈性,維持心理狀態的穩定才能長久喔!(我想你還喜歡:親身實測超過3年!小編推薦4個超熱門「運動APP」,上班族必備的健身神器!

2024_畢業季迪士尼_站內廣告_浮動廣告